艾條灸考核評分標準
科室: 姓名: 日期: 得分:
項目 | 考核內(nèi)容 | 分值 | 評分要求 | 扣分 |
評估 10分 | 1. 核對醫(yī)囑、治療卡、床號、姓名。 2.評估患者 體質(zhì)及艾灸處皮膚情況:既往病史,目前癥狀,發(fā)病部位及相關因素:心理狀況和對治療疾病的信心。 3.評估環(huán)境 環(huán)境整潔、舒適、安靜。關好門窗,調(diào)節(jié)室溫22-24℃,必要時用屏風遮擋。 | 3 5 2 | 一項未核對或核對不準確扣2分,扣完為止。 一項未評估扣1分,扣完為止 一項不合要求扣1分,叩完為止 | |
計劃 15分 | 1. 預期目標:各種寒性病癥,如頭痛、胃脘痛、泄瀉、風寒痹痛、瘡瘍久潰不斂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等的臨床癥狀解除或緩解;預防疾病,保健強身。 2. 準備 (1) 護士自身準備:衣、帽、鞋穿著整潔,修剪指甲,洗手。 (2)用物準備:治療盤、艾條、火柴、彎盤、衛(wèi)生紙、小口瓶,必要時備浴巾、屏風。 (3)患者準備:緩解緊張情緒,進食,排空大小便。 | 2 4 7 2 | 回答漏一項扣1分,不完整酌情扣0.5-1分。 前4項不到位每項扣1分,未洗手或其方法不正確扣2分,扣完為止。 每缺一項用物扣1分,扣完為止。 一項不合要求扣1分,扣完為止。 | |
實施 60分 | 1. 備齊用物帶至床旁,再次核對醫(yī)囑、治療卡、床頭卡、床號、姓名、與患者解釋交流。 2. 取合適體位,暴露施灸部位,注意防寒和保護患者隱私。 3. 取穴,做好標記。 4. 撕開艾條的外包裝,將艾條點燃①溫和灸:對準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處,距離皮膚約2-3cm進行熏烤,以患者局部皮膚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,出現(xiàn)紅暈為度。一般每穴或患處施灸10-15分鐘。②雀啄灸:對準施灸部位的皮膚,像小鳥啄食一樣,一上一下地施灸,給施灸的局部一個變量的刺激。每處5分鐘左右。③回旋灸:施灸時與施灸部位皮膚保持一定的距離,并向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復旋轉(zhuǎn)或移動施灸??删?0-30分鐘。 5. 隨時詢問患者有無灼痛感,及時調(diào)整距離,防止燒傷。 6. 及時將艾灰彈入彎盤中,防止燒傷衣服及衣物。 7. 施灸完畢,立即將艾條插入小口瓶熄滅艾火,清潔局部皮膚。 8. 協(xié)助患者整理衣著,取舒適體位,整理床單位,酌情開窗通風。 9. 清理用物,洗手,做好記錄。 | 5 6 6 15 5 6 6 6 5 | 一項不合要求扣1分,未與患者解釋交流全扣,解釋不到位酌情扣1-4分。 一項不合要求扣3分,扣完為止。 取穴不正確全扣,未做標記扣3分。 一種方法實施不正確扣5分。 不合要求全扣。燒傷患者皮膚或燒損衣被此項操作不合格。 未及時彈艾灰或方法不正確每次扣3分,扣完為止。 一項不合要求扣3分,扣完為止。 一項不合要求扣2分,扣完為止 一項不合要求扣2分,未記錄或記錄有誤全扣。 | |
評價 10分 | 1. 患者:體位合理,感覺舒適,皮膚無燙傷,衣物無燒損,癥狀改善。 2. 護士:方法正確,部位準確,操作熟練。 | 5 5 | 一項不合要求扣1分,叩完為止 一項不合要求扣2分,扣完為止。 | |
提問 5分 | 提問注意事項等。 | 5 | 酌情扣分 | |
艾條灸
概念:
艾條灸又稱艾卷灸,是用桑皮紙將艾絨制成圓柱形的艾卷,將其一端點燃,對準腧穴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方法。施灸時將艾條懸放在距離腧穴或患處一定高度上,進行燒灼、熏烤,因不使點燃的艾條直接接觸皮膚,故又稱懸起灸。根據(jù)實際操作方法不同,可分為溫和灸、雀啄灸、回旋灸。
適應癥:
1、各種虛寒性病證。
2、預防疾病,保健強身。
預期目標:
1、 患者各種虛寒性病證,如胃脘痛、泄瀉、風寒濕痹、瘡瘍久潰不斂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等臨床癥狀緩解或解除。
2、 預防疾病,保健強身。
注意事項:
1、 施灸部位,宜先上后下,先灸頭頂、胸背,后灸腹部、四肢,灸后用手按穴以聚真氣為補,不按其穴使邪氣散去為瀉。
2、 灸時注意彈艾灰,防止艾灰脫落灼傷皮膚及衣被。熄滅后的艾條應裝入小瓶,防止復燃導致火災。
3、 施灸部位皮膚出現(xiàn)微紅灼熱,屬于正常現(xiàn)象。如灸后出現(xiàn)小水皰時,無需處理,可自行吸收。如水皰較大時,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去皰內(nèi)液體,覆蓋消毒紗布,保持干燥,防止感染。
4、 對熱證、實證、重要器官、大血管處、顏面部及孕婦腰腹部不宜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