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段佛緣,源自篤信阿彌陀佛的老公。他一直向往凈土宗的圣地——弘愿寺,渴望去那里洗滌心中的塵土,于是就有了這一次遠行。
弘愿寺位于安徽宣城的凈亭山上。大詩人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覽敬亭山,并寫下《獨坐敬亭山》之絕句:“眾鳥高飛盡,孤云獨去閑。相看兩不厭,唯有凈亭山。”可見敬亭山之清幽寧靜。
弘愿寺坐落于敬亭山南麓。我們從山下乘游覽車上山,途徑大片茶園,路邊還有連蔭的板栗樹,風景宜人。約行幾十分鐘,便到達弘愿寺山門。
弘愿寺山門與其他廟宇不同,前庭是開闊的圍欄,中間有蓮花放生池,兩側也是清澈的水塘,水塘邊還連著一片小樹林,感覺特別清幽。我們躬身禮佛,聽著弘愿寺內傳來的聲聲禪唱,心中不禁感覺格外安靜祥和。
由山門入,我們先去右側的客堂掛單。知客師父幫我們安單,告訴我們注意事宜,還有門票、素食、住宿全免,男女僧寮分設兩邊,可分別入住。
我們相約放好行李,就去大殿禮佛。正如書中所說,弘愿寺是一座沒有門檻的寺院。因為沒有門檻,所以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平步而入,處處通達。
這里每天有三次共修念佛,上午、下午各有法義學習和讀書會,信眾可自由選擇參加學習或者代之以念佛,每次一個小時。晨5-6點早課,8-9點學習或念佛,下午2-3點聞法或念佛,4-5點晚課,7-8點念佛,其余時間自修。
我們剛好趕上了上午的一次早課。來迎殿上,在領眾法師的帶領下,跟隨著慧凈上人的念佛聲,大眾以緩慢而又整齊的步伐,兩步一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開始繞佛念佛。弘愿寺的上殿共修,不論是誰,有文化沒文化,智愚老少,只要長了嘴巴會說話的人,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在三秒鐘內學會這種念佛方式。跟隨著上人清晰、平和、慈悲、沉穩(wěn)的念佛聲,大家眾口一音,齊聲稱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。安詳、從容、緩慢的繞佛,令年老者、體弱者都可以不太吃力地參與。
念佛一小時,我們便隨眾一起去過堂用齋飯。這里的用齋特別安靜,很有規(guī)矩,如同上殿一樣,男女眾分東西單坐。負責行堂的似乎都是男眾蓮友,統(tǒng)一的白制服,戴口罩,干凈,整潔。行堂之前,他們先相對問訊,再向上問訊,恭敬有禮。然后再開始行堂,動作敏捷,安靜得毫無聲音。
食完齋飯出來后,老公悄悄跟我說,他親眼看到旁邊一位居士不小心掉了一粒齋飯到地上,然后毫不猶豫地撿起來吃掉了,所以很緊張,生怕掉飯掉菜。我很驚訝,但也對眾蓮友感恩自省的行為深感欽佩。我想換了任何一個別的地方,這種行為可能絕大多數(shù)人都做不到,但在這里,卻似習以為常。
在念佛聞法中度過了特別的一天,第二天早上五點,我們就打板起身,然后和眾多老少蓮友一起上殿早課,又開始了新的特別的一天。
由于時間關系,我們第二天下午就要乘車返回。但在臨走之前,一位居士忽然叫住我說:“請問師兄可以幫忙做一件小事情嗎?”我剛好沒事,連忙答應。她很不好意思的說:“其實就是把僧寮前面花園里的樹葉清理一下,用不了多少時間的,還請幫忙。”我來時就看到眾多蓮友寺里寺外忙著工作,總覺不好意思白吃白喝,也希望能干點什么,這下正合我意,連忙拿著盆子出發(fā)了。確實是很小的工作,不一會兒就干完了,還仿佛意猶未盡,心中十分歡喜。工作完,我們背起行囊準備離開,僧寮的居士們還依依不舍,說怎么這么快就走啊,太可惜了。其實我心里也覺可惜,這里確實是修生養(yǎng)性、念佛聞法的好去處,所有人都隨和平靜,慈悲體貼,且不說是不是佛緣充滿者,單這段經(jīng)歷就讓我永生難忘。
供 稿 四病室